為祖國發聲 2012年秋,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我赴荷蘭知名學府烏特勒支大學攻讀國際法博士學位。也正是這一年,受某些勢力挑動,菲律賓政府開始頻頻就南海問題向中國發難,并隨后單方面將南海爭端提交至國際海洋法法庭,掀開...
在外中國留學人員團體發展現狀 留學人員在某一地區聚集到一定數量之后,通常會組建形成各類留學人員團體。這些在外中國留學人員團體既是海外中國留學人員的家,給予在異國他鄉的中國留學人員家的溫暖,讓他們有交流的平臺、相互扶持的機會,更...
人工智能助力孤獨癥早期干預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實習生 陳玲)致力于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康復訓練的專業機構大米和小米與昆山杜克大學合作成立的聯合研究實驗室近日在上海啟動。雙方將共同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孤獨癥干預領域內的應用...
教育部發布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新聞發布會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請來了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新聞辦主任續梅女士,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徐永吉先生,他們將向大家發布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
彭麗媛會見中華女子學院國際碩士研究生 5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華女子學院國際碩士研究生。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記者 白潔)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30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華女子學院國...
祖國時刻守護你:每個留學生的平安都是“天大的事” 留學國外的孩子們: 剛剛過去的6月23日發生的事,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親愛的年輕孩子們,什么時候也不要忘了身后關注著你們的國家和愛著你們的遠方親人啊! 我的孩子留學在美國,從年初開始,一晃好幾個...
神州站位,學人定位 2018年9月,新中國第一屆留蘇學生顧明遠先生應邀為神州學人題詞。 2019的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出國留學蓬勃發展誕生的《神州學人》,即將走進第 32 年發展征程。作為我國面向留學人員的專業...
美國夢:幻象與現實 我回到了俄亥俄州,但記憶中的故土已然消逝。 如果我能真正理解都柏林,那我也能 理解這世界上的所有城市。 在一粒沙中,我們看到整個世界。 我的故鄉,回到20世紀的50年代,正是美國夢的一處夢...
面向明天的教育:帶你走進“每個學生都重要”的芬蘭 關于芬蘭教育模式、教學實踐、教育結構和測評模式,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說,但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芬蘭教育取得驚人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對于“教育系統的重心是學生還是知識?”這個問題,芬蘭選擇了前者。每個學生都...
第三屆中德青少年文化教育研討會在京開幕 中國教育新聞網11月13日訊(記者 張春銘) 今天上午,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德國墨卡托基金會主辦,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德國對外關系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中德青少年文化教育研討會”在京開幕,本...
中俄青年交流論壇上,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正和俄羅斯青年學生交流。 莫斯科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供圖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
新華社香港8月11日電(記者 丁梓懿 朱宇軒)10日,在香港警方發出反對通知書的情況下,仍有示威者到大埔游行,并陸續轉至多區進行暴力活動。激進示威者所到之處,交通受阻、居民受擾。...
8月6日,“2019絲路新語·中外文化小使者巡禮”活動在京啟動。摩洛哥王國駐華大使阿齊茲·梅庫阿爾閣下及夫人、一等秘書阿卜杜拉·阿薩詩、全國商報聯合會秘書長姜尚源女士,中國文化小...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白瀛 謝濱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的第八屆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周10日在京開幕。5天中,世界各國青少年將通過文藝演出、國際交流、北京之旅、文化...
作為教育大國,留學教育是中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留學教育。 ...
日本《周刊現代》8月5日報道,原題:東大、京大、早慶異常優秀的中國留學生中國在政治、經濟領域以外的影響力正逐漸增強。日本國力的衰退首先體現在教育上。如今,許多中國留學生在東大...
教育部2018年決算報告新近出爐,其中用于來華留學教育方面的支出為33.83億元,同期小學教育支出6.45億元,高中教育支出22.86億元,因山東大學“學伴制度”事件,有關來華留學支出也受到...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亦凡)近日,第三屆瀾滄江-湄公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在青海閉營。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西明,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青海大學黨委書記俞紅賢等大賽指導...
教育部2018年決算報告新近出爐,其中用于來華留學教育方面的支出為33.83億元,同期小學教育支出6.45億元,高中教育支出22.86億元,因山東大學“學伴制度”事件,有關來華留學支出也受到...
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今天的世界是各國共同組成的命運共同體,要推動教育合作,擴大互派留學生規模,促進各國學生增進相互了解、樹立世界眼光、激發創新靈感,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貢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19 www.zn2s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